您好,欢迎来到幕军师易学服务平台!  

立即发布需求

mujunshi.com
权威认证易学行业服务资源站
易学平台
风水学术分享之 论“阴阳”--术数基础知识系列(苍明阳穹) 风水学术
来源: | 作者:苍明阳穹 | 发布时间: 2022-08-19 | 273 次浏览 | 分享到: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也是东方哲学思想的源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也是东方哲学思想的源头。无论如何阐述和使用“阴阳”,都跳不出以下几个原则:

1)阴阳统一原则:


“阴阳”都产生于太极,即所谓的“太极生两仪”,“太极”就是“阴阳”的统一体,“太极生两仪”就是事物发生变化的第一个环节,没有“太极”的统一就不会有“阴阳”。《道德经》中阐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一”相当于“太极”,“一生二”是“太极生两仪”的简单阐释。“太极”是“阴阳”的本体,那么“太极”由何而来?“太极”由“道”而来,“道”是“太极”的本体。《道德经》中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公众号禅易阁从这句中,我们可以知晓“道”即是“无极”,是无边界,无方向,无始,无终的一种空间和时间都“没有中心”的“混沌”状态。“太极”即“阴阳”的统一体,是由这种无中心“混沌”状态的“道”所产生的,所以“无极生太极”之后,“阴阳”就统一于“太极”了。“无”中生出“有”,“有”即是“太极”,所以“物”必有“太极”,即物物有太极,只要是存在的事物,那么它就必然有太极,有太极就必然有“阴阳”。这就是阴阳统一的原则。风水学术

2)阴阳对立原则:


“阴阳对立”的原则,是将“阴”与“阳”在统一于“太极”的前提下,分开来看的,即将“阴”与“阳”的进行属性的“矛”与“盾”的划分。“阴”是“非阳”,主静,主女,主收敛,消极,向下,隐蔽等事物;“阳”是“非阴”,主动,主男,主生发,积极,向上,展示等事物。公众号禅易阁无论任何事物都具有“阴”与“阳”对立的两个方面,有男就有女,有黑暗就有光明,有失败就有胜利,有先就有后,如此等等。“阴阳”始终相对而立,这就是阴阳对立的原则。这个原则也是大家最常见,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原则。

3)阴阳互根原则


“阴阳”互根原则,是指“阴在,阳不离;阳在,阴不惜”,“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的“阴阳”相互依存的原则。这个原则和上面“阴阳对立”的原则容易混淆,这个原则更强调“阴阳双方互以彼此为存在”,而非两者之间的相对差异。公众号禅易阁前不久,我看到一则报道,说有国外科研团队正在找寻和制造只有“单极(N极或S极)”的磁体,如果按照“阴阳互根”的哲学原则,这样的“磁铁”绝对是找不到也做不出来的。不过,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阴阳”原则来达到。

4)阴阳消长原则


物理学中,我们知道事物是“绝对运动”的,那么“阴阳”也不例外。“阴阳”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他们之间的变化无非是两种,即“阴长阳消”和“阳长阴消”。“阴阳消长”的原理强调的是“阴阳”之间“量”的变化,是阴阳“量”的此消彼长,并没有发生“性质”的变化。公众号禅易阁通常情况下,阴阳双方应该是“长不偏向盛”,“消不趋向衰”,这种情况下,阴阳处于平衡的状态。还有一种“极端”的状况,就是阴阳“量”的“长致极盛”,“消致极衰”,这是阴阳消长的异常变化,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的状况,“极端”状况的出现,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失衡”局面。当然,如果就是需要这种“失衡”的情况,也可以刻意的改变阴阳的“量”。这就是阴阳消长的原则。

5)阴阳转化原则


“阴阳转化原则”相对于“阴阳消长原则”,强调的是阴阳“质”的变化,即阴阳本质之间的转变,即“由阴变阳”,或“由阳变阴”。“阴阳”本质的改变却又往往是因为“阴阳消长”所带来的“量”的变化,到达“极点”而引起的,也就是常说的“阴极变阳”,“阳极变阴”。阴阳“性质”互变之后,新的“阴阳”物质就产生了。阴阳之间“量”的转变是阴阳“质”的转变的前提和基础,“性质”转变的过程是动态平衡的过程,转变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间断和连续的变化。公众号禅易阁旧“阴阳”被新“阴阳”取代,也是促进事物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旧“阴阳”取代新“阴阳”的过程中,把握好“量”的比例,是控制“阴阳转化”的“质”的关键。风水学术

不过,“阴阳转化原则”中,有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些是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把前者归为“先天转化”,把后者归为“后天转化”。人通常只能对“后天转化”进行“量”的控制,达到“质”的变化,而对于“先天转化”,人往往无能为力,比如人目前还无法抵御四季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先天转化”人往往只能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


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