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最日常却最神通的避邪媒介
 
 
水是古人心中“五行”之 一、“三官”之列,地位几乎与天地并重。除了饮用、灌溉这些实用功能,水还是古人眼中“ 神通最多的法宝”。古人相信,特定时节的水有特殊福气:正月初一的“银水”“财水”能带来 财运;除夕半夜接的“天地水”可保来年大吉。谷雨的露水用来画符贴墙,能防诸毒;四月初 八的露水磨墨写咒,可攘蝗灾;端午赤足踩露能避灾;八月初一的“六神水”调朱砂点灸,能 祛百病。更神奇的是“避邪水”:巫祝画符后的“符水”、祭神祝祷后的“咒水”“神水”,据说能 治病;天上下的“无根水”煎药有效;小孩生病招魂,也能用“过水”(抱病孩蹚小河)、“叫 魂”(端清水沿路呼唤)的方法,借水的法力召回魂魄。不过,这些说法迷信成分重,实效 低,所以水的避邪排名不靠前。
二、灰:燃烧后的余烬,居然是驱邪法宝?
 
 
《说文解字》里“灰”是“死 火余烬”,但在古代神秘文化中,灰是用途广泛的避邪物。这种观念可能来自现实:古人用 灰作肥、止水、助战,慢慢将其功效“超验化”。道家还认为,物体燃烧后的余烬“精魄仍在 ”,所以灰有法力。早在《周礼·秋官》中,就有“赤龙氏用蜃炭攻墙屋、洒灰防毒”“烟氏焚 牡霸、洒灰驱邪”的记载。后来,撒灰成了民间风俗:二月初二、五月初五前,人们会撒灰“ 驱五毒”“打灰簸箕”,甚至画灰于道作弓矢形状,求射崇攘灾。有些地方给小孩鼻尖抹锅 灰,说是能压邪逐鬼。
三、石头:从灵石崇拜到镇宅神物的演变
 
 
石头能成为避邪法宝,源于古人的“灵石崇拜”。敦煌写卷《用石镇宅法》记载:“住宅不利、有疾病逃亡,用九十斤 石镇鬼门,大吉利;钱不聚、市买不利,用八十斤石镇天罗地,大吉。”所谓“镇”,就是按堪舆家指定的方位埋石头。除了镇宅,石头还能镇墓(造墓时埋石,保子孙后代)、镇巷 (宅门正对里巷、桥梁时,用“泰山石敢当”镇邪)。而玉器、水晶等“高能量宝石”,古人认 为能增强人体气场,形成“保护场”,防外灵入侵。
四、鸡头狗血:家禽身上的“破妖神器”
 
 
在古人眼中,鸡狗不是普 通禽畜——《春秋运斗枢》说“玉衡星散为鸡”,《春秋考异集》称“狗是斗精所生”。这种“特 殊来历”让它们的身体部位成了避邪法宝。狗血的辟恶功能早在《史记》中就有记载:秦始皇杀狗涂血在四门,抵御凶灾。后来,民间常用狗血涂门户,辟除不祥。古人还认为,雄鸡 头、黑狗血化解妖气最有效,遇到“剪纸为马”“撒豆成兵”的妖术,泼狗血就能破解。此外, 鸡血也常用在安坟、道教法事中,用来“开光”。
五、小豆:不起眼的豆子,竟能辟瘟驱鬼?
 
 
古人把豆分为“大豆”(黑 豆、黄豆等)和“小豆”(赤豆、绿豆等),认为只有小豆有“神通”。小豆的第一个功能是辟瘟避疫:《杂五行书》说,正月初一吞赤小豆能防疫病;正月初七、七月初七,男子吞七颗、女子吞十四颗,能不生病。《岁广记》提到,立秋日吞十粒赤小豆,能止赤白痢疾。更神奇的是,小豆能驱鬼:《岁时杂记》记载,共工氏的不肖子冬至日死了变成“疫鬼”,害怕赤豆,所以人们在那天做豆粥来压制它。这种说法还传到了朝鲜、日本,至今那里还有“撒豆驱鬼”的习俗。
六、桃木:“仙木”的七种驱邪用法
 
 
桃木又叫“仙木”,是古人眼中“百鬼所惧”的材料。它的驱邪方式有七种:
1.桃板(桃符):用桃木削成成对的板,画神荼、郁垒像,后来演变成春联;
2.桃印:桃木刻成的印钮,涂五色、写咒语,端午节用彩绳系在门上;
3.桃役:桃木做的瓜形佩饰,刻祈福铭文,正月佩戴在身上;
4.桃人:桃树梗刻成人形,除夕或正旦立在门侧,辟凶邪;
5.桃枝:直接插在门口,能让鬼生畏,还能用桃枝洗澡避邪;
6.桃弓:桃木做的弓形物,和棘箭配套使用,能除灾;
7.桃汤:正月初一饮桃汤避邪,民间还有用桃汤洗澡解鬼迷的说法。
七、铜镜:照妖、镇宅、护婚,全能的避邪神器
 
 
铜镜是古人眼中“挡煞能 力最强”的法宝,核心功能是“观照妖魁原形”。葛洪《抱朴子》说,精怪能变人形迷惑人, 但“不能改变镜子里的真形”,所以巫祝捉鬼时,必用镜子照妖。铜镜的应用很广:武士甲胄 上的“护心镜”,既能防剑矢,又能镇鬼;宅门顶端镶的小圆镜,至今还能在现代建筑上看到;婚礼上,新娘穿带铜镜的新衣上轿,花轿进门时要用铜镜“搜寻”轿厢,洞房里必须有大铜镜;甚至丧葬时,铜镜会放在墓穴顶部或棺床四角,用来避邪。
本公司多位资深易学大师现已开设免费风水命理学习群与相关公开课,与顶尖易学大师直接交流学习的珍贵机会,机会难得!免费开放!掌握千年智慧,指引人生方向,欢迎到本站首页扫码或者添加客服微信(yiwenhua020)申请入群,公开课可扫下方易盘通易学服务平台二维码查看,立即开启你的易学之旅!
